狼瘡,尤其是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,其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,病情加重則傷及臟器、致死,是近幾十年來自身免疫系統(tǒng)疾病中的重要分支,同時也是新藥開發(fā)的恒熱領域。雖然當前已有眾多藥物進入到治療過程當中,但尚無根治性藥物,患者不得不終身服用大量藥物,突破性藥物仍為該領域尚未滿足的臨床急需。
疾病特點
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(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,SLE),屬系統(tǒng)性自免疾病;以全身多系統(tǒng)多臟器受累、反復的復發(fā)與緩解、體內(nèi)存在大量自身抗體為主要臨床特點,如不及時治療,會造成受累臟器的不可逆損害,最終導致患者死亡。
SLE病因復雜,與遺傳、性激素、環(huán)境等多種因素有關;尤其是隨著當下人們生存生活習慣的改變,女性發(fā)病率已明顯增長,不得不受重視。
發(fā)病率&生存率
目前全球SLE患病率近約240/10萬,中國大陸地區(qū)SLE患病率約為30~70/10萬,男女患病比為1:10~12。
生存率方面,SLE患者5年生存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50%~60%升高至90年代的超過90%,并在2008-2016年逐漸趨于穩(wěn)定(高收入國家5年生存率為95%,中低收入國家5年生存率為92%)。PS:目前已不能僅僅看5年生存率,建議以更長的指標來進行疾病評價。
治療策略
預防、減少復發(fā)和控制疾病所致的器官損害、降低患者病死率、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(zhì)量是SLE治療的長期目標。
我國指南指出(2020版):病程≤4年的SLE患者中,約25%的患者經(jīng)過治療可達臨床緩解,45%的患者出現(xiàn)器官損害。
復發(fā),是SLE患者常見的臨床特點,是疾病活動度明顯增加的標志,亦是導致器官損害和不良預后的主要原因;SLE患者4年內(nèi)總復發(fā)風險為60%,其高危因素包括發(fā)病年齡低、持續(xù)的臨床疾病活動及血清學活動。
達到疾病緩解或最低疾病活動度后,通常需要調(diào)整治療策略來預防和減少復發(fā),與疾病活動度控制不佳的SLE患者相比,達到疾病緩解(HR=0.60,95%CI0.43~0.85)和低疾病活動度(HR=0.66,95%CI0.48~0.93)均可降低SLE患者的新發(fā)損傷,與預后密切相關。
圖3 EULAR指南&DORIS比較
藥物治療
全球?qū)τ赟LE的治療,集中于藥物治療;藥物治療主要分為:糖皮質(zhì)激素類、抗瘧藥物、免疫抑制劑、生物制劑。
?激素類
激素,是SLE誘導緩解治療,國內(nèi)外指南一致推薦的控制SLE病情的基礎藥物。對SLE患者,應根據(jù)病情活動度、用藥時間長短,以及激素的不良反應等情況來進行個體化治療。具體藥物:氫化可的松、可的松、潑尼松、潑尼松龍、甲潑尼龍、曲安奈德、陪他米松、地塞米松等。
? 抗瘧藥物
長期服用羥氯喹可降低疾病活動度、降低發(fā)生器官損傷和血栓的風險,改善血脂情況,提高生存率。長期服用羥氯喹者,5年后可觀察到羥氯喹導致的視網(wǎng)膜病變,而一些高風險人群更易誘發(fā)視網(wǎng)膜病變。具體藥物:羥氯喹。
?免疫抑制劑
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可降低激素的累積使用量及預防疾病復發(fā)。對難治性或復發(fā)性SLE患者,使用免疫抑制劑可減少激素的使用量,控制疾病活動,提高臨床緩解率。伴有臟器受累的SLE患者,應依據(jù)患者的臨床表現(xiàn)、生育要求、藥物安全性和成本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,選擇恰當?shù)拿庖咭种苿?。具體藥物:霉酚酸酯、環(huán)磷酰胺、來氟米特、甲氨蝶呤、環(huán)孢素、硫唑嘌呤等。
?生物制劑
對難治性或復發(fā)性SLE患者,使用生物制劑能較為顯著地增加患者的完全和部分緩解率,降低疾病活動度、疾病復發(fā)率及減少激素用量。雖然有多種生物制劑已經(jīng)嘗試用于SLE的治療且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,但目前僅有貝利尤單抗獲得FDA和NMPA批準用于治療SLE,泰它西普獲NMPA批準上市。具體藥物:貝利尤單抗、泰它西普、利妥昔單抗。
國內(nèi)臨床藥物開發(fā)進展
從國內(nèi)臨床試驗開展來看,適應癥相關“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”的品種已有數(shù)十個臨床在研:分別為Anifrolumab注射液、貝利尤單抗注射液、泰它西普、利妥昔單抗、烏司奴單抗注射液、重組人CD22單克隆抗體注射液、SM03單抗、注射用重組人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受體-抗體融合蛋白、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-2、重組人IL-2聯(lián)合雷帕霉素、奧布替尼、ABT-494片、Baricitinib(LY3009104)片、Elsubrutinib膠囊+Upadacitinib片、PF-06700841片、馬來酸蒿乙 醚胺片、泰瑞米特鈉片、股藍潑尼松片、雙氫青蒿素、來那度胺、GSK1550188、嗎替麥考酚酯、他克莫司、UBP-1213等(排名無先后順序)。
責任編輯:白芨
合作咨詢
肖女士
021-33392297
Kelly.Xiao@imsinoexpo.com